都市啄木鳥第三梯次進階課程_森林社會學
此次的講題為「森林與社會:搭座溝通的橋」,將<森林環境>與<社會價值>作連結,當天由每堂必參與的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
副執行長--柳春堂致歡迎詞,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理事長暨樹花園董事長李有田也到場,表示以往都市啄木鳥課程皆著重在樹木理論技術專業內容,此次則走出相關領域,談談樹與人的關係,開啟另一種全新的對話方式,並重新檢視看待樹木的視野。
楊宏志博士長期關注森林與社會的關係,他表示這始終是一條「進行式」,從許多案例不難發現兩者之間相互交流、撞擊、衝突,「現在的自然環境,實際上是森林與人類互動的產物」,他舉例,墾丁觀海塘一眼望去的樹冠叢,若遭人破壞,景觀與環境必然產生連動;再如宜蘭看似寧靜的野生林木與天然湖泊,森林之外其實還有濕地,也就與自然生物鏈相連。在社會多元的背景下,造成了認知、想法、與價值觀的不同。以往,人類居住在森林中,兩相平衡,但在工業化社會的影響下,人類全然主宰了森林,南美的亞馬遜原始森林就是人為的犧牲品,大量的砍伐改種作物,破壞了平衡。
接著,他再反觀台灣的自然環境,在有限面積、人口擁擠的情況下,每人所可擁有的不過五平方公尺。揚博士並帶領眾人回顧台灣森林的演變史,從70年代停止砍伐、90年代民間保護團體紛紛成立,由民間主導容易造成不對等關係,2010年代政府開始尋求更為雙向的溝通模式,藉由民間自主性從下而上的參與執行,再由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輔助。
而究竟如何詮釋「森林的價值」,樹木是一項共有財,所造成的空氣的淨化、水源的涵養等等,能讓大眾共同享有,擁有長期和短期的效益,而進階一點的價值則包涵了選擇價值、存在價值、遺贈價值。人們的選擇,其實也反映深遠,「當對森林的瞭解越深遠,個人的生活經驗、看事物的態度、以及個人抉策準則,也會越來越純熟」,如大安森林公園櫸木修剪,將專業經驗分享,便容易迎得他人的認同。
也因此,引發了「環境社會學」的相關探討,從大都會的觀點以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角度,以「生態思索」為中心,探討各種面向,並相信森林的固有價值;而另外一派則是從「自然科學」出發,從生態觀察、資源管理等去著眼,抱持高度科技觀點,透過技術解決環境問題,或許無法從大全局去考量,但在解決中小尺問題的方式較可拿捏,而發展迄今,由於立基不同,這兩大派很難產生對話。
接著,則是腦力激盪的時刻,回歸到「國產材元年」,台灣早已不砍伐國內的林木,導致99.5%的木材來自國外,但國內的森林真的都不能砍嗎?
「要砍就砍國外的,這樣對嗎?」大家都很喜歡實木家具,所以只好砍國外的雨林。對國外的珍貴林木予取予求,近幾年更導致前所未有的森林大火。從全球化的觀點,結果也造成「生態殖民」。
森林是否應該歸國家管理?還是歸民間管理?難道森林圍起高牆,就不會有山老鼠了嗎?其實是因為需求居高不下,才會讓山老鼠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不惜代價的深入林區、砍伐珍貴樹木。
還有撇除敏感的區域,廣造林木並製成音樂器具,形成經濟供應鏈,並減少砍伐國外的罵名,究竟贊成還是不贊成呢?
以及按照森林法規定,漂流木由官方單位先拿取,接著才由部落與社區人士撿拾,最後才由清潔隊處理。「然而木材是有機物,腐化後可以產生微生物,成為環境中的養分,或讓生物躲藏」,究竟什麼樣的處置才是最適當的呢?
野生動物是否該捕殺?在動物權至上的觀念下,是否劃一條警戒線?究竟什麼才是顧及環境倫理、生命安全的最好方式?
「只要有空間,我們便種樹」,這也是大安森林公園與都市林始終致力的方向,因為不知道後代子孫何時需要,在綿延永續的思量下,把未來的問題在這一代便埋下種子。課堂上源源不絕的討論,許多議題都與切身生活息息相關,讓學員們踴躍的發表意見。
其實很多問題沒有對與錯,但楊博士從森林經營學上分享了如何解決這不確定性,從「理性解決問題」、「有說服力的溝通」、「對話學習」,理性與建設性的瞭解別人的想法,兩相融合,成為全新的第三方意見統合及分享框架。也可進一步透過「協商方法」、反對的行動方法」,讓事情合乎情理法。「法令實施,都應該有一段緩衝期。」
如何好好地搭一座溝通的橋,要從釐清名詞、整合各學門知識、建立互信管道,透過可以溝通對話的環境,將論述成為核心,把社會需求融入行政程序,便能解決社會與行政對立的局面。
會中簡單介紹通報系統解說,並透過一段影片回顧了今年都市啄木鳥的精彩片刻。
戶外課程則帶著學員來到大安森林公園三個地點,進行定點式討論。
雖然討論完,時間所剩無幾,但我們依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幾道題目,讓學員進行辯證,學員們也各自發表出各自的論點,提出獨特的見解,應用講師方材講授完的方法進行討論。
最後由楊博士與柳副執行長頒發結業證書,全勤的學員同時獲得啄木鳥專屬服飾,充實的進階課程便如此畫下完美的句點。期待明年的啄木鳥課程,為大家帶來更多精采有趣的內容!感謝總是透過行動支持我們的啄木鳥學員們,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