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都市啄木鳥第八梯次課程-風倒木與不定芽管理



終於在一連串的「樹木修剪」、「樹木風險評估」、「樹木健康管理」的課程基礎下,迎來了2018年最後一個梯次的進階課程 — 「風倒木與不定芽管理」,當天課堂近乎滿座,有14位學員已經上過第七梯次但依然再來旁聽,還有兩位小朋友上次已隨著家長前來聽課,根基於前次上課的基礎,踴躍舉手問答的精神,大人也歎為觀止。本梯次講師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此次特別加強在不定芽的解說,讓學員們能充分吸收。陳副執行長與啄木鳥課程的樹藝師團隊曾參與扶正2014年因麥德姆颱風侵襲而倒塌的台東伯朗大道奉茶樹。除了麥德姆颱風之外,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造成許多樹木倒伏,也是同一批團隊另外又號召了全省48位樹藝師,義無反顧地一同到台東救樹。日前也曾邀請日本樹木醫進行為期一週的國際交流修剪課程,可說經驗相當豐富。
講師:基金會陳泓楷副執行長
豐富經驗與生動的演說獲得學員的熱烈回響
與第七梯次課程稍有不同,陳副執行長特別專注在不定芽的詳細解說,尤其是不定芽的「各三分之一修剪理論」,將不定芽1/3 回剪是因為可以持續給予養分和能量,1/3部分移除則是讓出更多空間讓其他不定芽生長,1/3保留則是要培養未來的枝條。養分是由上往下輸送、水分則是由下往上輸送,每一片葉子都非常珍貴,下刀前理解這些基本理論非常重要,因為這會影響到每一個執行動作的判斷與決策,尤其當一棵樹受傷之後,更需要極度的小心照料及關注。他並且再三強調「尖削」的掌握,離連接點越近的要越粗,越遠則越細。第一年按照三分之一的理論去修剪,每隔一年會在末端培養組織出來,一棵樹的重建最快也要3至5年,「留下永久的枝條非常非常重要,也是最難判斷的」,他以眾人都喜愛的紫藤為例,每年長出來的一部分回剪,隔年再回剪,尖削才會越長越好,並須讓刀口盡快包覆及培育出新的主枝。枝條和主幹的尖削,修剪的角度更需掌握「十點鐘」和「兩點鐘」的方向,如此反覆,未來長出來的枝條便會非常的漂亮。「小於十公分的枝條有機會重建,大於十公分的則機會不大。」
豐富的獎品作為學員搶答的回饋
繪本深受兒童學員喜愛
於課堂上掌握基本的認知與理解後,接著到戶外實務課時,針對兩棵榕樹進行示範,兩棵樹明顯回枯且雜亂無章,其中一棵甚至有腐朽空洞的情形,其實未來建議要移除。陳副執行長指著說,「枝和幹之間有著完美的插削,如此生長相對地穩定」,不定芽通常沒有完美的插削,只有皮和皮之間相連在一起,當不定芽長成不定枝的時候,必定會斷裂。「只是何時會斷裂不知道,遭遇強風或逆境,便是考驗的那一刻了。沒有好好維護管理,斷掉是必然的。」他深入淺出帶領眾學員了解樹木的潛在風險,同時拿削刀示範,「修剪時斜切的傷口要和枝條平行」,現場示範時,他指著其中一棵樹的中央主幹附近有一不定枝的夾角過於接近,導致不易下刀,且很容易傷到左右兩側。也因此尖削角度取決、還在不定芽時須處理便相對地格外重要,也才會方便未來的維護與管理。為了讓大家充分吸收與瞭解,並讓學員嘗試親身下刀操作,以加深印象。示範時並提醒道,「有時可以推一下枝幹,感覺一下穩定度。」台灣屬於夏季多颱的氣候,樹木防颱三步驟就是「剪」、「插」、「檢」,插是輔助支撐力,檢則是檢查排水系統。他並分享了安全系統、損害評估、風災應變措施等各種資訊。
戶外修剪課所示範的樹木,恰巧就位在生態池附近,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柳春堂順道引領學員了解生態池在都市中調節氣候的作用、還有公園中的豐富生態。在新出版由何華仁老師繪製的「哇!公園有鷹」中的畫面是活生生在公園中出現的場景。另外,也分開兩組進行闖關遊戲,再次複習室內課程中提到容易造成倒伏的樹木類型,以及倒伏樹木處理流程。

當天參與第七與八梯次的全勤學員,上完「樹木修剪」、「樹木風險評估」、「樹木健康管理」三項主題課程衫,皆領到大受好評的啄木鳥紀念polo衫。此外,曾以「Hello Taipei! 台北市單一陳情系統」或「1999 市民當家熱線服務網」完成通報的學員,出示通報回函截圖即獲得啄木鳥紀念環保袋。同時,在離開前並贈以每位學員一份聖誕小盆栽,為家中增添聖誕氣息,即使課程結束也能讓每人回到家中、看到小禮可回憶上課時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
新的一年將有全新的上課方式﹐課程內容也將更豐富多元,在全新課程開課之前,啄木鳥們依然可透過臉書和Line群組彼此交流,期待2019彼此再交會。

團隊專業的夥伴們講解大安森林公園樹種

學員以手鋸實際體驗如何鋸樹
學員與柳春堂副執行長互動
不時有行人好奇的駐足圍觀
2018年啄木鳥課程,大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